2016年夏天,秦皇岛正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主办的国际高峰论坛上,来自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汉斯教授在演讲中展示了一个数据:全球建筑能耗占终端能源消耗的35%。这个数字让现场300多位建筑企业代表陷入沉思,也拉开了这场改变行业走向的思想碰撞序幕。
论坛现场随处可见的bim技术模型演示区,成为参会者驻足最久的地方。来自新加坡的建筑团队用全息投影还原了他们在滨海湾金沙酒店项目中应用的智能建造系统,这种将物联网传感器嵌入混凝土预制件的创新做法,让国内同行们意识到技术创新已渗透到施工的每个环节。正卓建筑总工程师王立群在专题研讨时透露,公司正在研发的装配式建筑误差控制技术,已能将传统施工中的毫米级偏差缩小到微米级别。
在绿色建筑分论坛上,日本专家带来的光催化自洁混凝土引发热议。这种在材料表面形成二氧化钛涂层的技术,不仅让建筑物具备自动分解污染物的能力,还使维护成本降低40%。正卓建筑随后公布的生态产业园项目规划中,就采用了这项技术结合光伏建筑一体化方案,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200吨。
为期三天的会议中,”数字化转型”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美国aecom公司展示的数字化施工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测2000多个工地数据节点,成功将项目延期率从18%降至3.5%。这种管理模式的革新,让正卓建筑在后续承接雄安新区项目时,创造了提前78天竣工的行业纪录。
高峰论坛闭幕式上,住建部相关负责人特别提到:这场会议催生的《智能建造发展白皮书》,为后续行业标准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而正卓建筑通过论坛搭建的跨国技术合作平台,已促成12项专利技术转化,其中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技术实现100%资源化利用,正在全国30多个示范工地推广应用。
当参会者陆续离开会场时,很多人都在讨论同一个话题:这场论坛揭示的bim深度应用、智能建造体系、绿色建材革命、数字化管理转型、装配式技术突破、建筑能效提升方案、施工安全创新、行业标准重构、人才培养模式、跨国合作机制等20余个关键领域,正在重塑建筑行业的dna。正如论坛期间发布的行业预测报告所言:未来十年,能将这些创新要素整合的企业,将主导新一轮的行业洗牌。
从会后跟踪数据来看,正卓建筑通过本次论坛建立的专家智库,已为37个项目提供技术咨询,论坛期间展示的智能安全帽系统、建筑3d打印技术、能耗监测平台等创新成果,正在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这些实实在在的转变,印证着当初论坛主题的前瞻性——当行业变革的齿轮开始转动,每个参与者都将是历史的见证者和创造者。